六合彩,六合彩开奖结果,六合彩预测,六合彩走势图,六合彩投注,六合彩技巧,六合彩结果今期,六合彩玩法2025 年 11 月 5 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勉强穿透琼海市上空厚重的云层,龙寿洋田野公园的守护者老李踩着没过脚踝的积水,站在公园入口处的观景台旁,眼前的景象让他喉咙发紧 —— 前一天还金黄一片的稻田,此刻已完全被浑浊的洪水吞噬,只隐约能看到几棵高大的椰树顶端在水面上摇晃,曾经供游客骑行的木栈道早已不见踪影,唯有几根断裂的木板在洪水中随波漂流。“活了大半辈子,没见过龙寿洋淹得这么彻底。” 老李的声音带着颤抖,他掏出手机想拍下眼前的画面,却发现镜头里除了无边无际的 “汪洋”,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被誉为 “琼海后花园” 的田野公园模样。
这场让老李痛心的内涝灾害,并非突如其来的意外。早在 11 月上旬,琼海市就进入了持续强降雨模式,连绵的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,不断冲刷着这座滨海小城的每一寸土地。万泉河作为海南的第三大河流,其上游的多个水库水位在连日降雨中持续攀升,为保障水库安全,相关部门不得不开启泄洪模式。上游泄洪的洪水与下游持续的强降雨叠加,使得万泉河下游水位急剧上涨,原本宽阔的河道被不断拓宽,河水漫过堤坝,向着周边的田野、村庄和城镇蔓延,龙寿洋田野公园首当其冲。
龙寿洋田野公园并非个例,这场内涝灾害的影响范围,远比人们最初预想的更为广泛。11 月 4 日,万泉镇的沐皇村委会、文曲社区等沿河区域就已出现明显漫水。文曲桥头附近的大桥是当地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,当天下午,随着水位不断上涨,大桥逐渐被洪水淹没,到傍晚时分,整座桥身已完全消失在浑浊的洪水中,只留下岸边两个模糊的桥墩,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。万泉镇墟的低洼地带积水最深时达到 1-2 米,不少居民家的一楼被洪水浸泡,家具、电器漂浮在水中,一些商铺的卷帘门被洪水冲开,商品散落一地,浸泡在污水里,损失惨重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交通中断让救援和物资运输变得异常艰难。嘉积镇与万泉镇之间的多条道路被洪水阻断,车辆无法通行,两地的联系几乎陷入中断。万泉中学的 250 多名学生当时正在学校上晚修,随着校外水位不断上涨,学校管理层意识到危险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老师们一边安抚学生情绪,一边组织学生有序转移,最终在水位漫进校园前,将所有学生安全转移至万泉镇政府临时设立的避险点。“当时水已经快淹到学校门口了,孩子们都很害怕,我们只能一遍遍地告诉他们‘别慌,跟着老师走’。” 参与转移的王老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仍心有余悸,“好在转移及时,没有一个孩子受伤。”
水情数据的变化,更能直观地展现这场灾害的严峻程度。截至 11 月 4 日上午 11 点,万泉河嘉积大坝上游水位已达到 11.54 米高程,流量高达 5125 立方米每秒,这样的水位和流量在当地历史同期极为罕见。当时,嘉积大坝上下游的水位线已相差无几,大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,相关部门在万泉河沿岸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,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河边。海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也在 4 日 7 时 30 分紧急发布洪水蓝色预警,明确提示万泉河下游加积河段水位将接近或达到警戒水位,要求沿岸居民做好防范准备,远离危险区域。
在灾害面前,总有一群人逆行而上,为受灾群众筑起一道 “安全防线”。琼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早在 11 月 2 日下午就启动了四级响应,提前部署救援力量。11 月 4 日上午,支队派出 30 名经验丰富的消防员,组成 5 支突击分队,分别前置驻守在石壁镇、万泉镇等受灾严重的区域,24 小时待命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。这些消防员们穿着厚重的救生衣,背着救援装备,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,哪里有被困群众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
11 月 4 日上午 9 时许,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,称万泉镇沐皇村有 2 人被困在槟榔园里,当时槟榔园的积水最深处已达 3 米,被困者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。接到报警后,驻守在附近的突击分队立即携带冲锋舟和救援工具赶赴现场。由于通往槟榔园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没,消防员们只能推着冲锋舟在洪水中艰难前进,浑浊的洪水里布满了树枝、石头等障碍物,冲锋舟多次被卡住,消防员们只能下车清理障碍物后再继续前行。
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,消防员们终于到达被困者所在的位置。此时,两名被困群众正站在一棵较高的槟榔树下,身体不停地发抖。消防员们迅速将救生衣递给被困者,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扶上冲锋舟,然后缓慢地将冲锋舟驶离危险区域。当天 9 时 26 分,两名被困者被安全转移至地势较高的临时安置点,看到被困者平安无事,消防员们脸上才露出了疲惫的笑容。截至 11 月 4 日 18 时,琼海市消防救援支队累计处理洪涝灾害救援 15 起,协助转移群众 1060 人,这些数字的背后,是消防员们用汗水和坚守换来的生命保障。
随着强降雨的停止和上游泄洪量的减少,11 月 5 日,万泉河的河流水位开始逐渐回落,但内涝情况却并未得到缓解。龙寿洋田野公园依旧是一片汪洋,万泉镇墟的积水虽然有所下降,但部分区域仍有齐膝深的积水,居民们的生活依然受到严重影响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灾后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被提上了重要日程。
万泉镇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汛救灾工作专班,持续研判降雨情况和水位变化,通过微信群、广播、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,及时向居民发布水情信息和安全提示。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,对沿河及低洼地带、危旧房屋等区域进行逐一排查,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。对于仍被困在积水区域的居民,工作人员协调救援力量,尽快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区域;对于已经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的居民,工作人员则全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,为他们提供食物、饮用水、被褥等物资,让他们在安置点也能感受到温暖。
在政府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,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,为琼海的灾后恢复贡献力量。一些企业捐赠了饮用水、方便面、被褥等物资,送到临时安置点;不少志愿者自发来到受灾区域,帮助居民清理家中的淤泥和垃圾,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救援和安置工作;还有一些爱心人士通过捐款的方式,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支持。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,像一股暖流,温暖着每一位受灾群众的心,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战胜灾害的信心。
这场内涝灾害,给琼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,也让我们看到了灾害面前人类的渺小,但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。从消防救援人员的逆行而上,到政府部门的迅速响应,再到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,每一个人都在为战胜灾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这场灾害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,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,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,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,琼海一定能够尽快从灾害的阴影中走出来,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。而龙寿洋田野公园,也终将再次迎来金黄的稻田、欢声笑语的游客,重现 “琼海后花园” 的美丽景象。